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明确了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并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具有重要积极意义,一系列举措和部署对信托市场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经济稳增长为信托资产规模的持续稳步增长提供了宏观条件
从十多年来信托行业发展的过程来看,信托资产规模与宏观经济的增速变化呈现了较高的相关性,信托市场受到宏观经济的周期影响较为明显,总体上是较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自2017年末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6.25万亿的历史最高点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房地产行业下行以及监管等多重因素影响,信托资产规模近年来出现一定下滑,特别是近年来疫情对经济冲击影响较大,信托业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对经济稳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再次强调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但随着疫情冲击逐步减弱,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是当前经济工作的迫切任务。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在宏观经济修复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速上行,社会融资需求将持续回暖,资本市场表现有望趋好。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举措与部署,需要金融机构为符合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外,从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来看,会议要求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通过财政、金融机构和政策金融形成合力,改善企业预期,扩大企业的融资需求。多重因素影响下,信托业在经济稳增长中将进一步发挥投融资支持功能,信托资产规模有望持续回暖。根据信托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3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07万亿元,同比增加0.63万亿元,增幅为3.08%。这种稳步增长的势头有望持续保持。
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为信托公司风险化解提供了有力支持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面对困难和挑战,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重点是房地产、地方债务以及金融风险。在房地产风险方面,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在地方债务风险方面,会议提出要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在金融风险方面,会议提出要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要求,对信托公司风险化解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受到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深刻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信托行业风险持续暴露,影响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从发生风险的情况来看,风险项目以房地产领域较为集中,交易对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排名靠前的民营房企。尽管在今年下半年以来支持房地产企业的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但政策发挥作用仍需一段时间,支撑市场的预期和信心等因素仍需加强。因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对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的总体要求,对优质头部房企将会产生明显利好,有利于优质头部房企房地产信托风险项目的风险化解;对保交楼、保民生工作将会产生明显促进,有利于信托公司部分风险项目尽快恢复施工、加速进入销售,逐渐促进项目现金流恢复并盘活项目;对并购重组将产生明显推动,有利于信托公司联合AMC、其他优质房企等各类市场主体加速项目市场化处置;对刚性、改善性住房将会给予支持,有利于信托公司的该类项目加快进行市场销售。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资产管理信托提供了发展动力
在产业政策方面,会议要求“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包括“产业链薄弱环节”要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新型能源体系”要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传统产业”要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等几个方面。此外,政策强调“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则表明,通过一二级市场链接科技、产业和金融,使之称为良性发展的循环。例如,通过北交所、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在发挥良性循环中的作用愈发重要。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是更好的满足国内需求,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信托公司可通过标品信托、股权投资信托对重点领域的一二级市场投资,积极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目前,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在绿色产业、低碳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积极布局。例如,建信信托已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通信电子、高端制造、计算机、军工等重点科技领域形成九大细分赛道,并针对性打造了专业化的投资团队、投研网络与风控体系;外贸信托与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在光伏领域合作的“外贸信托—中化双碳1号单一资金信托”9月正式落地等。
扩大消费、增进民生福祉对财富管理信托的发展提出了内在要求
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会议还提出,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从会议的要求可以看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消费将替代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而恢复扩大消费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此外,影响居民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民生保障体系,对于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将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此需要在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基础上,增加事关民生福祉的社会供给。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对信托公司扩大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提出了内在要求。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通道。信托公司下一步实施的新业务分类改革,将财富管理信托划分为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家庭服务信托、特殊需要信托、遗嘱信托、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企业与其他组织财富管理信托等七类,类型更为丰富多样;在设立门槛上,家庭服务信托降到了100万元,可以更好地满足中等收入水平家庭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在功能上,涵盖了保值增值、财富传承、财产保护以及针对特殊家庭、特定人群的特殊需要服务,还可以在产品设计中体现医疗、养老等保障功能,对增进民生福祉具有促进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有利于促进绿色信托发展
会议对经济结构中的绿色转型更加关注,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绿色低碳等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在能源安全方面,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
近年来信托公司在绿色信托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支持领域,对助力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2022)》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存续绿色信托项目665个,规模达到3317.06亿元。目前绿色信托贷款仍然是绿色信托最主要的模式,存续规模为1351.33亿元,在绿色信托总规模中的占比约为41%。与此同时,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股权投资、绿色债券投资、碳金融等模式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存续规模分别为909.47亿元、217.61亿元、109.47亿元和28.38亿元,绿色信托服务模式趋向多元化。展望未来,在信托业务新分类实施进程中,绿色信托有望成为信托公司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质效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