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
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把握几个非常重要的点。
一是要明确国家正处于两个百年历史的交汇点。其一,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同时也是第二个一百年即建国一百周年的新起点之年,中间用2035远景目标串起来;其二,要把握好我们的制度优越性。要深刻理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其三,把握好两个起点。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二O三五”远景目标的起点。
二是要把握的重点即高质量发展。两会期间,总书记做了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新论断,认为高质量发展有“三个不是”和“三个是”: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对经济的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要求;其次,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最后,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对高质量发展新的论断,给我们今后的所有工作提纲挈领地指明方向。
三是要把握政府工作报告与“十四五”时期目标结合的紧密度。
第一,“十四五”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第一是着力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第一条目标。它的具体要求,比如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经济运行要保持在合理区间,既留有空间,也有弹性,也有相应的目标。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整个“十四五”期间,包括到2035年,再用15年左右的时间再翻一番,倒算过来,每年大概4%-5%左右,也是有数字的,只不过是没有体现在每年的量化。
第二,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的产业体系。“十四五”规划里面非常重视创新驱动发展。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里面摆在第一的就是创新。五年规划里面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是动力,立足点必须是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到现在,如果我们的发展还停留在低水平的物质生产上,那昰远远不够的。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未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我们搞经济、搞金融、搞投资等等,将来这一块就是我们的长远的方向,一定要把握好。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将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短短这么几句话都很有份量,我们所有的创新驱动,包括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都要围绕这些重点来展开。
第三,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这是我们的基本,是我们的依靠,也是我们所有经济工作的出发点。要形成国内强大的市场,要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但重点还是要形成国内强大的市场。
第四,“十四五”规划里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一个大的战略。我认为,这可能是今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战场。推动城镇化建设,拉动我们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提升脱贫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这个很不容易。
第五,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年规划里面,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国家抓工作的一个重点。有限的资源不能撒胡椒面。区域经济布局这一块,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有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以重点带动一般。
第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把握的。因为改革开放从来都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源动力,特别像是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显然需要这一源动力。
第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森林覆盖率达到24.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分别降13.5%和18%,是紧扣新发展理念的。
第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第九,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规划提出来以后,我们的政府工作关键是要走好第一年这一步。包括目标、政策,以及如何塑造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是不是跟“十四五”规划相衔接等。今年政府的工作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以上,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要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要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1.3万亿斤以上。这些目标提出来以后,我们就要看相应政策的支撑度是不是足够?也有9个方面,我把它理出来,大家可以自己去对照。
第一,今年的赤字率按3.2%左右去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去年抗疫发了特别国债1万个亿,今年就不再发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抗疫的伟大成功。
第二,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增幅要明显高于去年。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增幅均超10%。从这里能看出来,我们的转移支付更加倾向和直达于县域和基层。去年一般转移支付大概是8.3万亿,今年是将近8.4万亿,转移支付里面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一般转移支付,二是专项转移支付,三是一些其他的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方面,因为去年的疫情,卫生、教育、健康这些方面调高得多一些。大家看国家财政政策结构性流向的重点在哪里,就体现了国家政府去年办事的重点在那,或者是应对的一些重要的事件就会在那。
第三,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要明显大于去年。
第四,要继续执行制度性的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的执行期限,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举措,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起提高到15万元,实际上是很大的一个政策调整,大量的小微特别是微型小企业主基本可以不用纳税。5万的调整幅度是非常大的,政府藏富于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得很到位。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第五,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从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2020年整个银行业让利大概1.5万亿——主要从利率下调,利润划拨等让利,同时去年大型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幅实际是50%以上,这个幅度也很大,今年目标30%。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的支付手续费,这是金融方面的。
第六,失业、工伤、保险费费率的降低等。
第七,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这一块是很大的政策变化,我们可以作为重点跟进研究。
第八,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的比例提高到100%。
第九,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的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很多代表都比较关心,三年脱贫攻坚完成以后,一些政策是不是可持续的问题。这里明确了设立5年的过渡期,5年后估计大家自身的造血机制就建立起来了,国家都有通盘的考虑,很长远。
总之,我认为“十四五”的九大目标跟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今年提出来的一些目标,包括实现今年目标的一些政策支撑,是结合得很紧密的,也是实事求是的。两会除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外,还审议一些重要报告,确定很多国家大事,体现我们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完善,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对法治建设呼声的期盼紧密结合,同时也紧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一些法律方面的需求实际,加强立法和法律的监督,努力使各项工作更好地围绕中心和大局,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债券法的议案
两会会议期间,我提的议案中,有一个是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债券法。我们国家现在没有债券法,债券市场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高度,整个债市的存量规模也仅次于美国。2020年我国各类债券发行规模57.3万亿元,现券交易量253万亿元,债券市场各类参与主体27958家,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现在总体上债券市场市场分割、规则不一、监管主体多元,导致一些新问题产生。
我们国家整个债券市场的主体还是银行间市场,大概占了70%-80%的份额。去年《证券法》修订以后,对我们国家债券的规范和协调又不包括银行间市场,这是有问题的。如果说市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做了很大贡献,但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或者是统一的、健全的上位法来支撑,监管也没有依据,实际上也很难操作。市场分割、信息不共享,会导致产生一些不良的竞争,还有监管套利等各方面的问题,最后损害国家经济。
此外,我还提了10项建议,主要是三类:
第一类是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有关方面的要求。比如,一是建议完善家族信托的税收政策,促进家族信托业务的健康发展。第二,针对部分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增值税的征缴征期问题做一些调整,要统一起来。第三,针对存款保险保费的税务与会计税前扣除存在较大政策差异的问题,建议调整优化存款保险税费税前扣除的一些政策,为银行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创造更大空间。
第二类是关注民生领域的一些问题,如何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更好服务民生发展方面。比如说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我建议进一步发挥保险业的作用,助力构建缓解人民群众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特别是比如说大病养老统筹这一块,有些人生了大病,可能50%可以报销,但剩下50%对相对比较贫困地区的人,还是付不起。剩下的50%怎么办?因此我们建议,商业的医疗保险可以跟进,有的财力稍微好一点的省,像广东这一带都解决了。剩下的50%,一旦发生也可以报销,可以解决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问题。
再一个是建议加大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政策支持,银保监会正在研究。第一支柱是社会养老保险,第二是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第三是如何把商业养老保险这一块融入市场,因为实际上我们社保基金远远不够。我们国家老龄化程度已经很高了,真正来到老龄社会的时候,靠这点养老金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提前布局,把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问题建起来。
还有一个逐步建立起对退役军人的商业保险机制。我们国家退伍军人大概有5000多万人,要让他们退役以后,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因突发事件导致的风险提供的保障,使我们的军人打仗更无后顾之忧。
第三类是对目前社会治理体系中个别痛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建议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信用修复机制。现在人民银行的征信机制,大家都是认可的,但是好多导致企业主失信的事件解决完以后——比如之前拖欠的贷款已经还了,不再欠款了——怎样解除不良记录的问题很难或者说很不方便。我调研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反映,说失信时传上去容易,退出来很难,有些规定也不具体明确,特别不利于保企业主体。
关于信托业,提几点想法:信托业今后还是要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着眼于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一是重点还是要服务民生福祉;二是要服务科技创新;三是服务区域发展;四是服务绿色发展;五是服务社会治理建设的需要,包括家族信托推动共同富裕,扶危救困等这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