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2014-2015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解读
 日期:2015年07月08日 文章来源:中国信托业协会 浏览:3035次 

         2015年7月8日,《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4-2015)》(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这部《报告》是由中国信托业协会组织编撰并发布的中国信托业年度发展报告。《报告》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银监会以及信托监督管理部领导的悉心指导与帮助,行业研发领导小组先后三次对报告提纲、报告初稿、报告终稿予以审核指导,中诚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中铁信托、交银信托、兴业信托、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等单位派员参加了《报告》编撰课题组,数十家信托公司在报告撰写中给予了调研支持。可以说,这是一部承载着监管部门领导和行业研发领导小组殷切关怀的《报告》,是一部凝结着众多直接和间接参与编撰过程的信托同仁辛勤汗水的《报告》。

        2014年,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初步显现的一年,在经济新常态和金融新趋势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下,立足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信托业在年度内的运行发展中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2015年,是信托行业深刻认识新常态、逐步适应新常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这部《报告》正是对这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年度时期内中国信托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是对行业发展的背景、现实、趋势的系统描述。延续了去年首次发布信托业发展报告在内容上客观、全面、严谨、权威的风格,今年的《报告》突出了“经济新常态,金融新趋势,信托新发展”这一主题思路,以“三新”为核心线索对信托行业的年度运行和未来发展做了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梳理、呈现、阐述和论证。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今年的《报告》首次尝试在金融理论层面为信托行业的发展方向、战略路径提供解释和支撑。经过近两年的思想激荡和实践摸索,整个信托行业对未来转型的大方向和基本的业务模式应该说已有了基本的共识。但这些共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逻辑起点在哪里?思想渊源在哪里?如果有分歧,分歧的症结在哪里?这些基础性的问题,是一个立志于成就百年基业的行业必须要长期思考、深入探讨并最终形成共识的。《报告》以金融体系结构变迁理论为基础,从金融理财市场结构变迁、金融行业发展动力转换、金融市场运行机制演进、金融服务核心技术扩充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托业所立足的金融领域的趋势性特征。再结合经济新常态所具有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新特征,进而提出了中国信托业新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当然,丰富多彩的信托行业,其发展模式的理论解释必然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应当有跨学科的理论基础。我们期待未来在学界有更多关注中国信托业发展的研究,能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不同理论视角提供各种解释,和业内专家的真知灼见一起为中国信托业的长远发展贡献智慧。基于《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我们可以从七个方面了解2014年信托业经营运行及2015年发展趋势变化的主要情况。
 
        信托资产规模与信托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2014年,信托行业资产规模与总体经营业绩回归平稳增长,资本利润率小幅回落。2014年末,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3.98万亿元,较2013年末的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28.14%,较2013年末46.05%的同比增长率明显回落。其中,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2.58%;集合资金信托占比30.70%;财产权信托占比6.72%。从信托功能看,近年来融资类信托占比持续下降,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持续上升,并于2014年年末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即融资类、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各占三分之一(融资类信托占比33.65%,投资类信托占比为33.70%,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为32.65%)。从资金信托的投向看,第一大领域为工商企业,占比24.03%;第二大领域为基础产业,占比21.24%;第三大领域为金融机构,占比17.39%;第四大领域为证券市场,占比14.18%;第五大领域为房地产,占比10.04%;其他占比13.13%。
        从营业收入看,2014年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954.95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14.04亿元),相比2013年的832.60亿元,同比增长14.69%,较2013年30.42%的增长率,同比增幅下降了15.73个百分点;从利润总额看,2014年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642.30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9.45亿元),相比2013年的568.61亿元,同比增长12.96%,较2013年28.82%的增长率,增幅回落约16个百分点;从人均利润看,2014年信托业实现人均利润301.00万元,与2013年的水平基本持平。
        相较于过去三年的高速增长,2014年信托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与经营收入增速较2013年大幅回落。这诚然有宏观经济恶化和同业竞争加剧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信托公司面对环境变化主动收缩传统业务的结果。在经济新常态逐步显现的宏观大背景下,中国信托业正在迅速摒弃单纯以速度释放激情的初级阶段发展模式。客观来看,信托资产增速放缓对信托业的转型调整其实是一个有利的缓冲,属于航行途中的“空中加油”,有利于信托业更加从容地进行业务调整和管理优化。
 
        继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收益
        截至2014年底,信托行业当年分配给投资者的信托收益共计8420.58亿元 ,比2013年增长41%。尽管同比增速较2013年显著下降,但相比同期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仅6% 的增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2010至2014年,信托业累计向投资者分配信托收益21169.19亿元,而同期信托公司取得的信托业务收入五年总计仅为2243.66亿元。与信托公司经营效益增速下滑的情况相反,2014年度信托业给受益人实现的信托收益却稳中有升,表明信托业作为专业的信托机构在经营理念上已经整体成熟,受益人利益为先、为大的信托文化已经根植于信托行业。
        2011至2014年,已清算信托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5.7%、6.79%、7.32%和7.56%,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同比仅小幅上升0.24个百分点,收益率不及股票类公募基金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受到一定影响。但是,总体来看,信托产品兼具收益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仍是投资者理财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
 
        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信托公司一直是实体经济有力支持者。2014年,信托公司约71%的资金直接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4年信托业继续秉持对传统产业和过剩产业有扶有控的差别化支持方向,向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提高产能效率,助力企业转型和升级。如,一些信托公司以流动资金贷款、成立科技并购基金等方式,支持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的产业升级,以及煤焦电化综合开发、集约转化、循环利用等产业升级项目。
        2014年信托业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为节能环保、生物医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公司提供信贷支持。多家信托公司通过筛选优质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投资项目领域涵盖了IT、通信、软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园林绿化等新兴技术产业领域。
        2014年信托公司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某信托公司成立了业内第一家小微金融事业部,截至2014年已累计向500万人群和小微企业发放小微贷款,总额超过250亿元。某信托公司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挖掘股东的上下游客户,通过优化信托交易结构、创新担保等方式,在2014年为区内中小企业累计提供信托融资8亿余元。某信托公司连续发行中小企业投融资项目11期,为省内中小企业募集资金近10亿元,且受托管理省科技厅、财政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累计发放无息、低息贷款超过5.5亿元,共为12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另外也有多家信托公司以多种方式在积极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
 
        多方面履行社会责任
        2014年,信托公司继续积极利用信托制度,探索实现公益基金财产保值、尽职管理、定向捐赠等目的。如,某信托公司为国内外多家公益慈善机构供专业理财服务,实现了公益慈善财产的保值增值。某信托公司通过信托机制,为金融与法律的整合研究提供资金支持。某信托公司发行云南地区教育助学信托计划,首单产品专项用于云南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某信托公司以公益信托方式,募集资金用于中国境内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公益项目。
        2014年,信托公司积极推动公益慈善事业。一方面,信托公司自身积极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如,多家信托公司不仅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善款、文具、衣物捐赠,更注重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精神上的帮助与鼓励。还有很多信托公司以各种方式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另一方面,信托公司还积极发动信托客户参与慈善事业,如,一些信托公司组织高净值客户家庭赴云南、青海等贫困地区希望小学开展公益活动。
        2014年,信托行业通过业务转型、产品创新,让信托制度惠及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多家信托公司纷纷推出反映信托本质的事务服务信托,不仅包括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面向高端投资者的信托,也有土地流转信托、消费信托、养老信托等服务于普通大众的信托产品和信托服务,为普通农民、大众消费者提供权益保护,极大程度地扩大了信托服务的覆盖面。在这些创新实践中,信托制度的普惠价值得以在普通民众中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信托制度的影响力,提高了信托行业整体的品牌声誉。
 
        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4年信托行业个案信托项目风险事件有所增加,但信托行业的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信托公司增资力度空前,固有资本继续大幅增长,行业风险抵御能力提高,风险资产规模下降,行业总体风险可控。
         截至2014年年末,信托行业净资产规模3196.22亿元,比2013年增加641.04亿元,同比增加25.09%,保持了2011年以来的快速增长。2014年信托公司加大增资力度以及风险准备金计提力度,实收资本和风险准备金增速快速增加。其中2014年底行业实收资本余额1386.52亿元,比2013年增加269.97亿元,增幅24.18%;信托赔偿准备余额120.91亿元,比2013年增加30.32亿元,增幅33%。
        2014年年内信托行业风险项目规模和占比呈下降趋势。2014年四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781.00亿元,比三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分别下降42.51亿元和136.00亿元;2014年四季度风险资产占比0.56%,比三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分别下降0.08个百分点和0.17个百分点。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及风险资产比率连续实现“双降”,风险状况总体平稳。虽然转型中的信托业单体产品风险暴露增大,但是信托产品之间风险隔离的制度安排、信托公司日益完善的风控机制以及信托业雄厚的整体资本实力,正是信托业能够控制整体风险、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本抓手。
 
        信托公司创新业务加速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监管政策加强以及市场竞争加剧,信托公司的传统业务发展遭遇瓶颈。各家公司纷纷求新、求变,回归信托本质坚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信托产品。其中家族信托与土地流转信托的研究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公益信托、消费信托、股指期货业务、资产证券化受托业务等也已取得突破。
         2014年是家族信托持续发展的一年。除2013年已推出家族信托业务的几家信托公司外,2014年又有几家信托公司推出了首单家族信托业务。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独立或者与银行合作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并依据客户在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发挥信托机制的灵活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当的家族信托服务方案。一些信托公司以家族办公室的形式设立专门部门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更多的信托公司虽然未设家族办公室,但也在其他部门下设有专门团队从事家族信托业务。
        2014年,农村土地流转呈加快之势。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3.8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2014年,几家信托公司在贵阳、安徽、北京、江苏、河南等地先后设立了十款土地流转信托计划,土地流转信托规模已超过300万亩,成为盘活土地资源的新途径。
        截止2014年末,共有8家公司获准参与股指期货业务,信托公司股指期货产品逐渐增多。如某信托公司发行的某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优先级规模约10亿元,主要用于A股股指期货套利,同时包括A+H股,A股和香港市场以及新加坡ETF和股指期货套利。
        2014年银监会对于信托公司QDII业务资格的放行速度明显加快,获得资格的信托公司从2013年的8家增至14家。截至2014年底,全行业QDII业务余额为234.01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加了8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近3倍。
 
        信托业发展动力逐步转换
        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之下,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实体经济风险不断向金融领域传递,个别产业的风险呈上升趋势,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速开始下降,信托项目兑付压力进一步加大,风险预警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创新和转型,成为信托公司乃至金融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金融体系日益完善,中国金融发展的动力源主导地位将由赤字方转化为盈余方,即金融产品的投资功能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变革下,信托公司增长动力也将发生重要转变:信托业不再依靠垄断信托制度获利、传统的聚焦于融资端的通道业务、融资类业务难以有高速增长;而聚焦投资者需求,提升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和专业性水平、积极创新将逐步成为信托业发展的新动力。
        在经济新常态和金融新趋势下,信托业未来转型发展主要有四大方向,即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专业化受托服务。信托公司将逐步由单一理财产品提供商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而信托行业新的发展模式应当是既有适度增速,又有质量效益,既能适应新常态,又能引领新变革的市场化发展模式;是既讲机制创新,又讲专业细化,既有核心能力,又有资源优势的竞争型发展模式;是既重技术战略,又有管运效率,既有制度自信,又在不断完善的系统性发展模式。
        今天,2015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时间,2014年中国信托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趋势性特征也在或多或少地延续或变化,我们对中国信托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的认识也在日益清晰。展望2015年余下来的时间,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尽管仍面临增长压力,但风险抵御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依然会促使整个行业平稳发展,信托公司会继续为投资者创造与风险相符的合理收益。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也将稳定增长。信托公司之间在风格、能力等方面的分化和差异化经营格局会更加清晰,专业子公司制等机制方面的创新会促进和推动业务层面的创新发展。
         银监会杨家才主席助理在2014年行业年会上提出我们要“练好内功,勤勉尽责,打造新型信托业”。这将是2015年乃至更长久的未来中国信托业的任务和目标。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对中国信托业发展的光辉前景的信心都不会变,为中国信托业发展持续探索不断创新的决心都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