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财经热点

  财经热点  
估值方法生变 银行理财产品向“真净值化”冲刺
 日期:2021年10月08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浏览:1002次 

 

       成本法转为市值法
  业内人士透露,此项工作与监管部门剑指“伪净值”有关。今年8月,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规范,其理财产品所投资产不得用成本法估值。已使用成本法估值的产品,应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
  两种估值方法有何区别?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指引(征求意见稿)》,摊余成本法是在计算投资标的的市场价值时,将投资标的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考虑其买入时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摊销,每日计提收益。也就是人为把收益波动“抹平”,按照这种方法,产品净值无法及时反映市场波动,可能偏离公允价值。
  相较摊余成本法,采用市值法的产品随投资标的净值上下波动,更加贴近于市场的真实反映,主要采用市场或第三方估值定价,同时再加上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可充分向投资者展示产品的净值风险。
  如何判断估值方法是否已经切换?业内人士称,理财产品净值曲线可作为参考,如果近期净值曲线较以往波动更为剧烈,则可能已经切换。10月之后,投资者可能看到更多款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多款银行理财产品也发现,9月以来,较以往的平缓向上态势相比,多款产品净值波动曲线的波幅明显加大。
  投资者决策面临难题
  分析人士表示,估值方法生变,对投资者、银行理财行业以及整体金融市场都有所影响。
  对理财产品投资者来说,估值曲线波动加大,收益率波动也将加大。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通常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未来投资决策面临更大难题。对银行理财行业而言,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工作也成为挑战,理财规模不增反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此外,银行理财的投研能力、市场化程度、人员配置也面临更大考验。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丽峰表示,此项整改工作主要冲击的对象有三:一是摊余成本法计量的定开类理财产品,面临全面转向市值法;二是包括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私募债、ABS等此前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资产要转向市值法计量;三是对于间接投资的资产也要用市值法计量,这意味着银行理财资金在体外“资产池”中进行收益调节管理净值波动的做法失去了操作空间。
  华泰证券张继强团队表示,应谨防部分产品净值剧烈波动。由于债市收益率下行,目前摊余成本法计价的产品中,永续债等都存在明显的浮盈,如果短期收益率未大幅上行,10月底整改很可能会造成产品净值大幅抬升,会不会引发净值套利值得业界关注。“理财产品体量巨大,一旦遭遇赎回,冲击程度远大于公募债基。此外,随着理财管理难度大幅提升,投资行为也会所有改变。”该团队进一步称。
  净值化转型进入冲刺期
  此次估值方法切换工作,无疑是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冲刺的一个缩影,也反映出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银保监会官网显示,今年7月,就有个别银行因“净值型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使用不准确”被监管层开出罚单。
  “理财产品净值真正体现资产端价格波动,将推动市场无风险收益水平下行,提升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利好风险资产估值提升。”于丽峰表示,此前银行理财由于其低波动性成为投资者眼中的无风险资产,其收益刚性也导致银行理财负债端成本下行缓慢,这也是监管持续推进理财净值化、打破刚性的初衷。
  后续有多大规模的理财产品需要整改?张继强团队表示,从微观调研的情况看,某些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行的摊余成本法产品占比较高,比例在15%至20%之间。据估算,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产品(不包括现金管理理财产品)在4万亿元左右。
  不过,有银行员工坦言,整改工作将是一场“持久战”,如果银行贸然采用市值法估算产品净值,在行业中会失去竞争力,可能导致客户和资金的流失,“银行理财客户对波动较大的净值型产品接受度不高,尤其是老年客户”。
  数据显示,净值化转型工作成果显著。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21年上半年)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0.39万亿元,占比79.03%,较今年年初增加11.7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23.9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