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财经热点

  财经热点  
资管新规背景下非标资产投资业务转型路径探究
 日期:2021年05月06日 文章来源:中 国 金 融 杂 志 浏览:997次 

 

       “非标资产”在特定时期受到市场广泛欢迎
 
       在商业银行资金出表的强烈意愿推动下,我国非标资产规模在特定历史时期曾经飞速增长。“非标资产”投资业务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既有深刻的内生原因(满足银行监管套利需求),也有必然的外在因素(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从内生角度来看,“非标资产”的鼻祖是银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其本质是银行表内信贷资产表外化,属于一种变相贷款。作为“非标”业务的推动者,商业银行受到信贷规模、资本充足率以及存贷比等监管束缚,其资产规模扩张被牢牢限制住,资金出表需求强烈。非标业务不占用商业银行风险资本、不计提风险拨备,定价更加灵活且相对市场化,具有可以绕开贷款投向限制、相关指标监管,增强银行资本金使用效率,为银行赚取超额利润等方面的“优势”,受到了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以及企业特别是那些不符合表内贷款要求的中小型或民营企业的青睐。
 
       从外在因素来看,在企业融资需求旺盛而直接融资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的背景下,我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商业银行担起了为实体经济输送资金血液的重担。但银行信贷在投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监管和风控限制,单一银行信贷难以满足实体经济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融资需求。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而言,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往往缺乏适当的抵质押物和担保,又没有政府信用背书,加上自身信用记录和征信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或缺失,银行对于该类企业的贷款审批较为苛刻。非标业务作为一种创新融资业务,具有交易结构灵活,放款速度快,能够同时满足企业多元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夹层融资需求的特点,补充了单一银行信贷造成的融资缺口,在储蓄和资本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让社会闲置资金更好地投向迫切需要资本支持的实体经济,受到这一类企业的大力追捧。
 
       非标资产标准化过程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和影响
 
       资产的“标准化”和“非标”划分,表面看起来只是不同资产类别的定义,实际上反映了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之间的矛盾,资本市场特别是多层次的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使得大量积压在银行表内的风险资产无法顺利“出表”,加上实体经济中大量需要资金投入的企业和项目由于很难满足银行对信贷风险的严格要求,尤其是股权融资需求无法“入表”从银行获得正常贷款,从而形成并累积了大量游离在银行表外而又不能“上市”交易的非标资产。
 
       据2019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统计,考虑穿透因素,现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实际持有资产为26.24万亿元,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非保本理财资金投资债券资产占比59.72%,同比上升6.37个百分点,投资非标债权资产占比15.63%,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总规模仍超过4万亿元之巨,超过同期权益性资产占比的2倍。如果按照2020年8月实行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口径计算,非标规模还将扩大。
 
       无论是在理财产品发行、募集和资产配置层面,还是对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的占用、业务结构布局和产品规模层面,非标资产的存在都有着显著影响。
 
       第一,对理财产品资产配置策略有直接影响。资管新规明确公募产品主要投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上市公司股票,并未禁止公募产品适当投资非标资产,但应满足非标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信息披露等要求。虽然没有明文显示“主要”和“适当”的具体比例,但在实务操作中,单只公募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非标比例一般控制在50%以下,同时,因为非标资产期限一般都长于2年,只能配置于长期限的公募产品。
 
       第二,对理财产品销售策略有直接影响。私募产品配置非标资产没有限制,但由于私募产品的销售对象和销售方式较公募不同,有严格的准入门槛和销售告知事项,导致诸多习惯了网上轻松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在无明显收益差别的情况下,放弃了认购。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售一直以公募为主,私募产品份额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