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讯,“碳中和”成为当下我国全民关注的热点之一。今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上,人民行长易纲透露多项金融支持“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方案。
易纲表示,将动员各方资金,支持经济可持续转型,促进资金流入绿色行业和领域,并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同时,央行将出台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业绩评价体系。
在国际合作方面,易纲称,将继续落实绿色投资原则,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增强发展中国家支持自身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对症下药”,将分步建立强制信披制度
金融机构目前需要披露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并报告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此前,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在研报中指出,我国尚未形成针对银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的气候与环境(绿色金融)相关信息披露的统一制度安排。
易纲在会上透露,未来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看来,强制信息披露既是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企业自主践行绿色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
施懿宸坦言,近年,我国企业信息披露虽逐步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障碍。一是现阶段信息披露标准体系并不完善,制约性有限,同时,监管和投资者对企业评估也缺乏可参照标准;二是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披露存在水平较低、质量较差和缺乏可用性等问题,企业信息披露占比仍偏低。
可以看出,针对上述问题,监管已做出“对症下药”的顶层设计。
增强吸引力,年内有望出台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
易纲透露,将尽快制定绿色金融共同分类标准,央行正与欧盟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对此,施懿宸表示,建立共同标准,对减少国际互认限制、提高跨境资本的流动效率并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
“考虑我国在疫情复苏中展现的经济韧性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以及‘30·60’目标下我国经济加速向低碳转型的总体布局来看,经济绿色发展中隐藏巨大红利,也需要更多元的资金支持。”施懿宸强调,共同标准的建立将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来境内投资,同样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也将为国际投资者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回报。
施懿宸提醒,标准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引导,不同国家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金融体制不同,金融市场结构与投资者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将导致金融标准偏好的差别,对标准的趋同形成一定阻碍。“但各国目前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达成的一致意见对于克服阻碍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做足准备,金融机构压力测试中将考虑气候变化等因素
实际上,目前我国宣布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较欧美发达地区要短得多。易纲直言,我国碳中和曲线斜率更陡峭,因此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提前做好应对。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介绍,欧洲国家20世纪80年代已经实现碳达峰,预计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间历经70年;美国2007年实现碳达峰,预计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也要经历40年的时间。我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时间仅为30年。
在此背景下,如何管理好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金融风险尤为重要。易纲在论坛上也提及,在央行层面,将及时评估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在金融机构层面,将鼓励其早做准备,积极应对气候挑战。
易纲透露,央行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还将在外汇储备中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因素。此外,人民银行已经指导试点金融机构测算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的气候、环境风险,正在探索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已按季评价银行绿色信贷情况,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
施懿宸表示,目前我国尚未统一整体的和各领域的碳排放核算机制,统一碳排放核算机制将为未来社会各界制定评估碳排放现状和碳中和实施方案提供重要支撑。
对于构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绩的评价体系,施懿宸建议,需要充分结合信贷资产的碳足迹信息,做到绿色金融与碳中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并依托金融力量,通过对金融资产碳足迹的考核要求,倒逼产业低碳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