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财经热点

  财经热点  
中资海外投资转向:资金监管趋严 刹车还是治虚火
 日期:2017年07月27日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1913次 

  连续多年高歌猛进的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最近站上了风口浪尖。

  在万达集团以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和77个酒店分别出售给融创和富力后,掌门人王健林对外表态,决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主要投资放在国内。
  在此之前,万达集团一直是不断在国外买买买的典型代表。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万达在海外的第一笔收购——26亿美元收购全美第二大院线AMC开始,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
  万达的转变,实际上是中资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转向的缩影,第一财经记者整理发现,近半年来中资企业“出海”的势头已出现大幅放缓的迹象。从2016年12月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月数据连续同比回落。
  中资出海:从井喷到大幅回落
  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456.7亿美元,在实现连续13年快速增长后,中国的对外投资在当年站上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量也首次超过外国企业对华投资,当年国内企业在海外地产总投资额增长41.5%,达到213.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来自全球房地产服务商戴德梁行发布的报告显示,当时国企和险资在海外地产投资上表现得最为高调,成为投资的主力军,而它们投资的资产类型则主要涉及写字楼、土地开发、酒店等。
  进入2016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再创新高,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我国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近年来,对外投资的活跃主体也开始从国企和险资转向安邦、万达、海航等国内民营企业,而且投资的重点也从过去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领域,比如铁矿石、石油等,转向消费、创新、高科技产业等领域。
  不过进入2017年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商务部7月中旬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395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8%。其中,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在今年上半年均出现82%以上的降幅。
  政策转向:审批、资金监管趋严
  为什么就在一年之间,中国对外投资的趋势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从事海外投资比较频繁的中资企业处了解到,这与2016年底监管层对外投资的资金监管和外汇兑换有所收紧不无关系。
  比如在去年12月,商务部“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境外投资管理系统”网站(即,企业进行境外投资备案和核准填报申请的平台)上,就发布了一则用红字标注的通知,称为了做好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审查工作”,对外投资企业在《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要求的基础上还需提交额外申请材料,从原来要求的五份申请文件增加至九份,包括董事会决议或出资协议、对外投资企业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投资前期工作落实情况说明(包括尽职调查、可研报告、投资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投资环境分析评价等)、企业决策人签署的真实性承诺书等。
  除了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于今年1月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真实合规性审核的通知》,要求加强境外直接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
  《通知》规定,境内机构办理境外直接投资登记和资金汇出手续时,除应按规定提交相关审核材料外,还应向银行说明投资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使用计划)情况,提供董事会决议(或合伙人决议)、合同或其他真实性证明材料。
  这对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海外投资项目审批与交割的难度和时间。据记者了解,一家过去几年在海外收购中表现频繁的国内企业,今年上半年就一度因为资金无法在交割时间内汇出,最终通过寻求海外融资渠道才得以顺利完成交割。
  监管高层发声:严控非理性海外投资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非理性”的对外投资?这从今年以来各相关部门高层的连续“喊话”可以总结一二。
  今年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发布会上表示,对外投资其中不乏一部分过热的情绪,以及与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比如投资一些体育、娱乐等,对中国也没有太大的好处,同时在外面还引起了一些抱怨。
  随后,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也表示,去年一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很多足球俱乐部,有些企业在中国负债率高企情况下,继续借钱收购,有些实则是在直接投资包装下,转移资产。
  “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仍然有旺盛的需求,但是人民币持续贬值随而引发的资本外流激增的态势,在短期内将面临资本外流收紧管控。”德勤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我们预计未来大宗交易量将有显著下滑,跨行业并购将趋于谨慎,且部分非战略性行业如房地产、酒店、娱乐类领域的投资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相较于财务投资,战略投资仍然被鼓励,与主业密切相关的,以技术和供应链为主要标的的并购将保持快速发展。”
  事实上,有关部门对中资企业出海的管理也并非 “一刀切”。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尹鹏程近日就表示:“我们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商业原则和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项目,尤其支持企业投资和经营‘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