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空间有限,但是上行动力同样相对不足
2013年的最后一天,经历前期连续下跌的沪深股市终于顽强收红,其中,上证指数以0.88%的涨幅收于2115.98点,但相比去年底2269.13点的收盘价,全年跌幅达6.57%,这也成为了A股从2008年走熊以来的第六个年头。
另一方面,创业板在2013年的出色表现似乎又给了A股市场一线曙光,截至2013年底,创业板全年上涨超过80%,部分板块如通信、传媒类个股更是出现了翻倍的走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逐渐降低,人们对2014年A股市场走出一波牛市行情充满期待。
相比一些投资者的乐观,部分分析师则对2014年A股市场整体走势比较谨慎。
“尽管A股走势与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并不匹配,而且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具有绝对优势,但我们仍然认为牛市尚在酝酿期。”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毛长青分析认为,一方面短期经济增速及企业盈利增速仍在下滑,改革的阵痛将可能出现,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压力仍然存在,流动性因素和无风险利率水平将成为制约估值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新一届领导层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经济增长方向和预期,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调整正逐步接近尾声,新一轮经济周期即将开启。在这两大因素作用下,2014年A股市场下行空间有限,但是上行动力同样相对不足。上证指数核心运行区间将在1900—2500点。
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滕印也认为,展望2014年股市,尽管会有阶段性反弹出现和主题投资的结构性机会,但市场调整趋势仍将延续。上证指数存在回补2008年11月7日形成的“4万亿行情向上跳空缺口”(1762—1782点)的可能。缺乏业绩支撑和资金支持的高估值品种,其调整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IPO开闸,“打新”之战收益几多?
无论好坏的新股均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显著收益的状况可能会逐步改变
新年伊始,新股发行正式开闸,证监会表示,2014年1月,将有约50家公司陆续登陆A股市场,其中主要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根据目前已获得新股发行批文相关公司的公告,最早将有公司于1月8日起进行网上申购。
新股发行箭在弦上,很多投资者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打新”之战,那么,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新股是否还会成为市场一致热捧的“香饽饽”,“打新”又将收益几何?
“注册制是中国证券市场推进市场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它将使原有市场的估值体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高估值品种的价值回归之路将出现加速。”滕印认为,从历史来看,我国新股抑价状况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股市投机风气较浓,“打新”稳赚不赔也成为投资者的共识,但伴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进,未来新股的稀缺性将逐渐降低,并将可能打破新股的神话,需要投资者进一步擦亮眼睛,选准真正具有发展前景、估值合理的新股,才能取得良好的收益。
“在资本市场改革之后,包括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分红机制完善等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均旨在树立价值投资观念,同时也将使得新股定价更为合理,新股抑价状况可能得到改善。”毛长青也认为,在新股投资时,投资者可能需要更为关注新股本身基本面状况,新股无论好坏均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显著收益的状况可能会逐步改变。
毛长青建议,在目前已过会的82家企业中,不乏质量较为优良的企业,其中过半企业相较行业ROE(净资产收益率)较高,PE(市盈率)较低,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估值高企,新兴行业能否持续领跑?
“以小为主,喜新厌旧”,抓住“跌出来的机会”是2014年投资策略的关键
2013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行业股票表现亮丽,成为市场热捧的投资宠儿。然而,随着新兴行业股价的持续上涨,这些行业的估值逐步高企,据统计,2013年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中,有超过1/6的公司实现了年内股价翻番。其中,涨幅最大的中青宝在年内最高上涨650%多,排在涨幅榜第二至八位创业板公司的股价年涨幅也都超过了300%。创业板的整体估值水平一度高达60倍市盈率,这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也让市场对新兴行业未来的走势估判产生了严重分歧。
事实上,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反映,新兴行业类股票在2013年的突出表现并非毫无缘由。从产业分布来看,2013年表现较好的行业是传媒、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医药和电力设备等,这些行业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大趋势,而且政策层面也给予了引导和扶持。传媒受益于文化强国建设;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则普惠于信息化建设;国防军工受益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目标;医药则在老龄化趋势下将维持高增长;电力设备中的节能变频设备、特高压和输配电设备、光伏等新能源设备也是政策扶持或鼓励发展的细分领域。
毛长青认为,去年的行业涨幅顺序体现了年度间的行情反转规律。比如,2012年涨幅排名前三的行业在去年都是下跌的,2012年涨幅排名末八位的行业在去年都是上涨的。其中,2012年表现最差的三个行业(通信、电力设备、计算机)在去年的涨幅都超过了30%。因此,去年传统和新兴的冰火两重天的分化行情,以及近几年的行业指数年度反转规律,提示了新兴行业在2014年可能会有回调风险。
与此同时,IPO开闸、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创业板放宽财务准入指标、新三板扩容等举措都会降低A股新兴行业中存量成长股的稀缺性,拉低它们的估值水平,进而引发系统性回调的风险。
在投资策略上,滕印认为,“以小为主,喜新厌旧”,抓住“跌出来的机会”是2014年投资策略的关键,控制高估值品种调整带来的损失,挖掘优质中小盘新股的投资机会。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2014年主要投资机会将集中在三条主线:一是群众消费板块。2014年的消费增速会有所恢复,再考虑到通胀缓升以及经济结构往消费转向,具有防御价值的大消费板块将成为资金配置的最佳选择。二是政府投资重点。2014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边际增长最快的领域,主要是国家安全和生态环保领域,投资机会更确定。三是改革兑现主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期,A股主题机会也将被持续激活,国企改革、对外开放和人口户籍政策调整相关的概念板块值得关注。新股投资机会也应深入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