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财经热点

  财经热点  
今年前两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15起占全球13%
 日期:2012年03月14日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2727次 

 

     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两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15起,占并购总案例数的13%;披露金额的13起并购案例交易总金额达到62.31亿美元,占并购总金额的65.7%,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另据统计,2011年,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海外并购案例数为17起,交易总金额为59.58亿美元,相比2010年并购数量增长70%,交易总金额增长55.6%。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实体企业开始更多地选择和投行、PE等金融机构组团“走出去”,以解决国际化推进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难,尤其是民营企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表示,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得到的金融支持少,一方面因为民营企业自身不愿意找银行融资,另一方面是银行的放贷条件比较严格,民营企业难以通过审查。
 
  为解决“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始和投行、PE等金融机构“携手”。
 
  以三一重工为例,该公司年初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工程机械企业普茨迈斯特100%的股权,三一重工和中信占股分别为90%和10%。
 
  与此同时,一些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的需要,主动向“走出去”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
 
  清科研究中心并购分析师陈丛威分析说,中国PE机构正在及时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一部分实力雄厚的PE机构,例如弘毅投资、中信产业基金等,均积极地发掘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蕴藏的投资价值。
 
  光明食品集团自两年前开始实行“走出去”战略,先后参与了多起海外并购。2011年,光明食品集团以5.3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75%股权,该收购案在交易结构和融资结构方面表现突出。
 
  “融资是推进国际化的关键环节,摩根士丹利、花旗、汇丰等国际投行都在关注光明。”全国政协委员、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有财务投资者愿意合作,光明是非常欢迎的,毕竟它们在治理结构、国际融资、国际化人才等方面更有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说,金融机构和企业双方都有需求自然就会进行合作,联合比不联合好。民营企业的人才特别是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金融机构正好能为企业提供支持,减少很多风险,而且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实力。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认为,近年来PE支持产业“走出去”的案例呈现增多态势,一方面PE可以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PE机构往往具有更高效的信息渠道、更好的国际化视野和更多的海外投资经验,这可以为企业提供额外的帮助。此外,有些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缺少知名度,与国际化PE巨头联合,无疑可以提升名气和信任度。
 
  为缓解企业“走出去”的资金缺口,全国政协委员蒋以任在提案中说,要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完善融资服务,扩大授信额度,加强汇率保险规避指导;鼓励在跨国并购的融资中利用国际国内投资银行的资源,发挥收购经纪人和财务顾问的作用;帮助企业与国际基金组织牵线搭桥,探索合作途径;要鼓励金融机构“走出去”,到企业的境外集聚地提供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