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扩容‘算力券’发放。每年‘算力券’总额提升至2.5亿元,新增‘算力券’支持企业购买符合杭州市规划布局的智算中心以及纳入算力撮合的合作伙伴所供给的智能算力”。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年初至今,已有青岛市、重庆市、杭州市、贵阳市、扬州市等多地统筹规划算力券的发放。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发放算力券,地方政府以补贴的形式直接降低了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算力需求方的算力使用成本,在助推上述主体积极利用算力资源进行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外释放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有利于招商引资、激发市场活力。
统筹发放算力券
算力券旨在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降低企业使用算力的成本,推动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发展。具体来看,算力券的发放和使用通常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管理办法,如规定使用范围、申领条件、兑付周期等。
例如,扬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根据《扬州市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细则(试行)》,算力券的发放采用“免申即享、直达快发”方式,算力需求方在运河城市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提交算力需求后,平台自动核发电子算力券。青岛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青岛市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明确,“面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的‘算力券’,降低算力使用门槛,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应用增长带来了算力需求的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算力成本较高,若不能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会对其自身推广与创新活动的开展形成限制。尤其是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算力券的发放降低了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等机构进入人工智能领域的门槛,使他们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高性能计算资源,从而具备开展研发与创新活动的条件。各地使用算力、参与创新的企业和机构越多,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越能取得新突破。”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公平配置助力产业升级
由国际数据公司IDC、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和浪潮信息共同发布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提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国家的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6‰和1.7‰,预计该趋势在2023年至2026年将继续保持。
显然,算力已经成为赋能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资源。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算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发展算力不仅能让数据要素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还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进步提供支撑,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陈晓华表示,通过发放算力券,政府可以引导企业更加合理地使用算力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或闲置。与直接补贴相比,算力券更能促进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为打造更加公平的算力市场环境,各地也对算力券的使用设定了门槛和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定不同的申领额度,如科技型企业和科创企业每年申领额度不超过一定金额,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也有相应的额度限制。如此安排有助于避免过度申领现象的出现,确保资源公平分配。
新加坡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院长陈柏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确保真正需要的企业和机构获得算力支持,算力券的发放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建议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算力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让不同地区的企业都能共享算力资源,与算力券形成合力,更好降低算力成本、提高利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