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财富生活>>体悟健康

  体悟健康  
大暑养生丨补脾健胃正当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炎热程度超过小暑。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
夏天即将结束,极度的高温之下,已有阴气显现。
人的气血发散于外,内里反而空虚,是一年之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
养身
1、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阴阳平衡才是健康之道。夏天,人们吃冷食、吹冷风,体内聚寒,吃姜可以驱寒气,减少胃胀腹泻。民谚称“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姜中含有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能益脾开胃,温经散寒,调理腹痛、吐泻等疾。
当然,夏天吃姜也要适度,如果体内本身阳气充沛,吃姜太多,反而容易上火,造成失眠烦躁。
2、吃苦味食物
大暑期间应该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养心
1、平心静气
高温酷暑,易动肝火,人们经常会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问题,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情绪中暑”。
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平复不良情绪;情绪与睡眠密切相关,只有保证睡眠充足,才能避免焦躁。同时,日常生活也要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
2、减少消耗
在古代,三伏天,铁匠铺要休息。在立秋之后,才能再开工。古人认为:三伏流火,火上加火,不吉利。学校也会在炎热的季节放暑假,让孩子回家休息。三伏,也是伏下的意思。所以,太耗人力气或者心神的事,尽量不要做。冬藏夏伏,顺应自然,不要逞强。多休息,别熬夜,才是正确的养心之道。
3、起居有常,莫贪凉
避免大汗淋漓时进入空调房,以防寒邪随张开的毛孔侵入体内。尤其是女性,夏季一定注意不要太贪凉,避免身体受寒,要保护子宫,避免“宫寒”。
养生
1、喝水不要太快
夏天天气炎热,回到家里,很多人喜欢抱着水杯一通狂饮。
但是这样喝水,其实很危险。夏季人的血压本身偏高,短时间大量饮水,只会稀释血液,进一步升高血压。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所以,饮水要少量多次。每次以两百毫升为宜,切忌不要贪快、贪凉。
2、注意通风
夏天空调房长期密闭,细菌滋生迅速,长此以往,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空调长期不清洗,危害更甚。所以,空调房上午下午最好都换气一次。空调每半年清洗一次过滤网。夏天床被易滋生螨虫,要勤换洗,保持干净整洁,减少感染。
3、注意防晒
夏季防晒非常重要。皮肤不防晒,容易晒伤,让人老得更快。
眼睛不防晒,很容易发生眼疾。紫外线是眼睛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200万例白内障病例可能是长期暴晒阳光所致。对于在室外工作的人而言,一定要带好墨镜。眼睛非常脆弱,中午紫外线过强的时候,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4、冬病夏治
大暑是全年中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中医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脾胃虚寒、冻疮、风湿痹症等疾病,此时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患有上述慢性病的患者,可选择三伏灸、三伏贴进行调养,有利于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体质。

文章来源:南京扬子晚报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