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
印度石窟艺术的巅峰——阿旃陀石窟 |
大约200年前,马德拉斯军团的一队英国士兵进入深山中猎虎时闯入印度中部奥兰加巴德北部湮没已久的阿旃陀石窟群。一位军官在某支提窟(第10窟)的石柱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题记:“约翰史密斯,第二十八骑兵队,1819年4月28日。” 阿旃陀第10窟建于公元前1世纪,石窟的形制和外观基本模仿当时的地面木结构建筑。
今天看来,这个英国人颇有些鉴赏力。因为阿旃陀第10窟虽然规模不大、朴实无华,却是全部29座石窟中年代最古的一座。它和相邻的9、12和13窟都开凿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当时,佛教大兴,中印度的德干高原上掀起了开凿石窟寺的热潮。英国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偶然发现居然改写了印度乃至全世界的古代艺术史。
从公元2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中印度,佛教的发展陷入低潮。直到公元460年,诃梨西那(Harisena)成为伐卡陀迦(Vakataka)王朝的统治者,情况才发生改变。作为古印度最伟大的帝王之一,诃梨西那统一了中印度。作为虔敬的佛教徒,他推动了佛教的再兴。很快,空寂已久的山谷中又响起斧凿之声。
462年,诃梨西那在阿旃陀开窟造像,今天最为华美的第1窟就是他的功德。随后,大臣、高僧和土邦的君主们纷纷效仿。和早期民间开凿的四座石窟不同,新开的窟寺都是皇家和权贵们的营建,其规模和等级和老窟有着天壤之别。其时,北方的笈多王朝已经江河日下,而盛极一时的伐卡陀迦王朝却将庞大的国家财力投入到热忱的石窟营建之中。由此,笈多王朝所开启的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被推至了巅峰。
第11窟主龛内的释迦说法像,其最初的设计是一座佛塔,中途改为营造佛像。这表明,在中印度,崇拜佛像的风气是从5世纪后半叶开始的。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