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精品料器收藏渐成气候 |
2009年10月8日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一件“清乾隆·御制仿雄黄料纸槌瓶”料器作品以234.3460万元人民币成交。对生于70年代的人来说,料器其实并不陌生,以假乱真的绿葡萄、牡丹玻璃花、栩栩如生的生肖挂件……这些儿时摆弄在手里的物件正是料器。御制料器拍卖场上如此呼风唤雨,寻常人家的是不是也有收藏价值呢?北京料器第七代传人、著名料器艺术家刘宇指出,老的料器以及用老配方的料手工制成的现代料器才有收藏价值,其他的作为纪念品玩玩可以,收藏价值并不大。
到清代康熙35年(1696),北京出现了首家大规模的料器制造厂,场址就在今天的琉璃厂。当时琉璃厂专门生产皇宫御用的料器,从历届拍卖会上可以看到,精品的宫廷料器价格一路走高。2005年秋拍的时候,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曾推出一只清乾隆·御制料胎珐琅彩绘山水人物纹杯,成交价超过了190万元。在2007年香港的拍卖市场上,一件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更是创下了6400余万元的天价。而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不久前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秋拍,“清乾隆·御制仿雄黄料纸槌瓶”料器作品又以230余万元的高价成交。料器在拍卖市场的一路走红,必定在收藏市场掀起料器收藏的新热潮。
除了存世量极少的皇室料器,民间的一些精品料器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在古玩市场,一套清晚期全品白料器印泥盒售价800元左右,清代红色料器翎管售价1300元左右,年代近一些的,比如民国时期的一件料器菱形水盂的价格在300元左右。1960年成立的北京料器厂汇集了北京当时著名的老艺人陈德海、胡瑞成、田文元等。这些老艺人各有绝活,陈德海曾用料器材料仿制“唐三彩”、“青铜器”等文物,用料配方及加工工艺现已失传。胡瑞成以制作体态生动、气宇轩昂的“八骏图”著称。田文元善做鸟兽,尤其以制作珊瑚料龙为特长。这些名家的料器作品不仅料好,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随着料器收藏渐渐兴起,加之好材料越来越少,收藏爱好者不妨从此入手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