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财经动态>>财经热点

   7月CPI涨6.5%再创新高货币政策直喊“头痛”  

         CPI又涨7月拐点未到来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新高。统计局称,7月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6%。
  

        数据还显示,中国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年率上升7.5%,高于预期的7.3%;分析人士认为,7月CPI创新高的主要推力仍然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而就在6月份CPI数据发布之后,不少分析认为,6月CPI6.4%的增速或是年内的新高,7月将会出现拐点,但实际上7月再创新高,预期中的拐点并未到来。
  

        对于本次CPI数据的发布,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认为,外部国际经济因素将长期处于决定性因素,由于美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长期通胀的问题仍然很严峻,国内由于农产品(000061)周期性价格回落等因素,CPI未来将处于高位震荡回落的状态,将在5.5%—6%之间徘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上表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基本可认为年内高点,8月份有望略低于这水平,但仍在6%以上。
  

        也有专家认为,“拐点说”如今已站不住脚,要想长期的保持物价稳定,光靠短促的行政手段仍然不够,还需长期的弱化通胀预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通胀预期比较可怕,会自我强化,导致一系列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紧缩和外需疲软影响下,中国7月制造业PMI指数创出逾2年新低,而2011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4.0%,比6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证实经济有放缓迹象。在外围市场不确定大增的情况下,政策的出台会更加谨慎,观望期会延长。

       

        经济增速预期放缓加息陷入两难
  

        7月CPI再创新高之后,紧缩政策何时以何种手段出台也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
  

        CPI创本轮新高,预计三季度CPI同比仍将处于高位,国内负利率状况持续恶化,似乎有进一步升息的必要,但目前来看,经济面临“高通胀高增长”与“高通胀低增长”的选择,紧缩政策如果节奏不当,很可能会造成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硬着陆,如果我国进一步升息将导致中外利差再度扩大,使得国际短期资本流入的速度将有所加快,加大国内流动性压力。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大,广大出口企业生存环境恶化,继续升息将会对中小企业产生雪上加霜的压力。因此加息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因此多数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进入一个审慎平衡操作阶段,当下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都不大,尽管按照历史规律来看,如果月度CPI数据连续两月保持6以上,央行加息的预期就会很强。但分析师普遍认为,在欧美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疑云笼罩之际,央行可能会“投鼠忌器”,加息等进一步紧缩行动可能延后。
  

        除了加息外,市场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存在一定担忧。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看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已经在高位,但是仍存在上调空间,但半年提准的频率肯定不会像上年那么高。
  

        人均收入增速超CPI不靠谱
  

        国家统计局发布宏观数据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207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06元,实际增长13.7%。反观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由此得出结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大于CPI增速。
  

        但实际上,专家表示,两者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根本没有办法对比。
  

        专家称各省市数据是抽样统计,一部分人收入涨幅较大,部分人就被“被增长”了。统计数据反映的只是平均数,难以完整地反映不同区域和行业人群具体感受。
  

        同时,一位统计专家指出,“居民收入增速和物价不能直接相提并论。因为CPI是加权算出的指数,而收入则是直接调查入户汇总的各种收入的总和。不能直接用收入名义增速减去CPI涨幅,就得出居民的实际收入。两者不能比较。
  

        从这个角度说,控制物价上涨,让收入尽量少地被高涨的物价蚕食,是当务之急。
  

        美元贬值恐慌倒逼人民币频“被”创新高
  

        8月8日,由于担心美元贬值而推升了人民币的大幅跳升,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305元,较前一交易6.4451元狂升146个基点。
  

        欧美方面传来的种种负面因素使美元压力重重,人民币一直被动快速升值,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已连破四关,从6.46、6.45、6.44到6.43四道关口势如破竹。
  

        采访中,知名经济学者刘杉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债危机是人民币升值主因,抛开国外因素,人民币升值需求和国内货币发行量加大有关系,以前过多发行的基础货币被房地产行业吸收,而今房地产陷入深度调整,出口带来的过多的贸易顺差,势必会产生人民币升值的需求。
  

        而从国外来看,美国等国家为了避免其国内就业率降低以及产业空心化等危机,势必继续要求人民币升值。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幅已近3%,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达5.79%,并且这一趋势尚无改变迹象。
  

        刘杉认为,后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动力人仍在,6.43关口被突破以后,很有可能继续6.42甚至是6.41,直指6.40.刘杉表示,这种升值压力,也在迫使我国经济加快转型步伐,从出口依赖性向内需型转变。